前不久,昆明的张大爷来到昆明康瑞医院就诊,前来就诊是因为他睡觉时总会给老伴带来困扰,长此以往,给老伴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心中特别过意不去,就想到医院来寻求帮助。经过一番了解,原来张大爷不仅在睡觉的时候爱说梦话,很多时候还会“动起手来”,拳打脚踢,甚至还出现过老伴儿被他踢下床摔伤的意外情况。
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不就是做梦,有什么可担心的吗?其实,这是一种疾病状态,医学上称之为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
什么是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是异态睡眠的形式之一,在人群当中的发生率不足 1%,其主要特征是快动眼睡眠期(REM)肌肉失张力的功能丧失及梦境演绎行为。然而就是这种疾病,以及其与很多退行性疾病的关联,被人们越来越关注。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行为障碍,主要表现就是在睡眠中出现各种不自主的活动或行为,大多为强烈粗暴的动作,例如拳打脚踢、翻滚叫喊、打人等,同时会伴有生动的梦境。暴力行为常常会和梦境中的行为相符,比如,梦到打架斗殴,梦到恐怖袭击,这些相应的动作行为就都会在睡眠同时表现出来,所以常常会伤害到自己或者伤害到同睡者。
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人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如果发现有这类睡眠障碍,应当及时就诊,尽早进行药物干预,这样可以便可有效避免受气侵害。同时建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采用带护栏的床,床旁放软垫等,都是预防继发损伤的方法。
和帕金森病的关系
先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患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大约50%发展成为了帕金森病,80-90%的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最终发展成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等。也就是说,“如果您得这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的时间足够长,那么您几乎肯定会患上帕金森病或者其他类似的神经变性病,这是一个早期的预警信号”。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迈克尔.豪斯教授通过他们的长期研究,得出了以上的结果。
通俗的来说,就是如果您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约等于您以后会得神经变性病。 因此,我们把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列入了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可用于预测帕金森病的发病。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在睡眠中,出现以下的表现:咀嚼,大声喊叫,或窃窃私语,与人交谈,大笑,哭泣,骂骂咧咧或唱歌,严重的则出现拳打脚踢,击倒床头柜,从床上坐起,甚至从床上跳起来或滚到床下,伤及自己或同眠者。或者做出吹口哨,扮鬼脸等怪异行为,或某些似有目的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和自己的梦境密切相关,那么一定要重视了!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