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越吃越多,手却越来越抖,连热爱的毛笔字都写不了了......"65岁的李老师患帕金森病8年,药物"蜜月期"过后,即使每天按时服药,身体仍像"生锈的机器"般僵硬。家人劝他做DBS手术,他却担心"开颅风险"一拖再拖,直到一次摔倒骨折后才下定决心。术后3个月,他不仅重新拿起毛笔,还报名了老年大学——"早知效果这么好,真不该犹豫这么久!"
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困境:药物失效与手术恐惧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陈鸿耀医生表示,像李老师这样的患者非常典型:"当药物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时,说明已进入中晚期。但约60%患者因对手术误解而延误治疗。"常见误区包括:
"开颅手术风险大":实际DBS仅需微创钻孔,出血量不足10ml;
"装了起搏器就不能做核磁":新型设备兼容1.5T核磁检查;
"术后还要吃药不如不做":手术可减少50%-70%药量,显著提升药效。
DBS手术如何打破僵局?
陈鸿耀团队采用"精 准评估-个体化手术-程控康复"全流程方案:
术前定位:通过3D影像融合规划极佳植入路径,误差小于0.5mm;
术中电生理监测:实时验证电极位置,确保刺激精 准作用于丘脑底核(STN);
术后远程程控:根据患者反应动态调整参数,逐步减少药物依赖。
"DBS不是消除帕金森病,而是重置紊乱的脑网络。"陈鸿耀解释,"极佳手术时机是药物已失效但尚未严重致残时,此时疗效可维持10年以上。"
昆明康瑞医院治疗优势:
作为云南省首批开展DBS手术的医疗中心,昆明康瑞医院拥有ROSA手术系统、术中O-arm三维影像及多学科协作团队,实现"评估-手术-康复"一体化管理。截至目前,该中心DBS手术量突破300例,术后患者UPDRS评分平均改善62%,并发症率低于1%。
"很多患者把DBS当作'终极的选择',其实它应该是'极佳选择'。"陈鸿耀提醒,"当药物控制不理想时,建议尽早评估手术指征,越早干预,越能保留生活质量。"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