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药越吃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这病真的没救了吗?” 昆明50岁的李先生坐在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诊室里,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作为一名与帕金森病抗争了8年的 “老病号”,李叔曾依靠药物短暂地维持正常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药效减退、症状反复,让他的生活逐渐失控,甚至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成了难题。像李叔这样,在帕金森病治疗过程中遭遇药物 “失灵” 困境的患者,在我国并不少见。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随着病情进展,药物疗效逐渐减弱,“剂末现象”“开关现象” 等副 作用接踵而至。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让无数家庭陷入焦虑与迷茫。面对这一难题,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的陈鸿耀医生带领团队,通过创新的 “脑起搏器+康复体系”,为众多帕金森患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希望之门。
康瑞脑起搏器+康复体系
陈鸿耀医生介绍,脑起搏器,学名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高频电刺激到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从而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减轻帕金森病症状。这种治疗方式并非 “一劳永逸”,而是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在昆明康瑞医院,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手术后,会同步开展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从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到心理疏导,全方位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李叔就是这套 “脑起搏器+康复体系” 的受益者。在接受手术后的三个月康复训练中,他颤抖的双手逐渐稳定,不仅能稳稳地拿住筷子吃饭,还能重新出门散步。“感觉像是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权!” 李叔感慨道。
治疗帕金森,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帕金森病治疗上优势显著。医院拥有先 进的医疗设备,能精 准定位脑内靶点,为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提供可靠保障;神经外科团队经验丰富,陈鸿耀医生及其团队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深耕多年,技术精 湛;此外,医院建立的 “脑起搏器 + 康复体系”,打破了单一治疗的局限,实现从手术干预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无数帕金森患者重燃生活希望。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