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含糊不清、声音低弱、无法控制语速……困扰和折磨帕友们的言语障碍,如何通过日常的功能训练来改善呢?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说话含糊不清的人,有的是先天缺陷,有的是疾病导致。你知道吗?帕金森病也会引起语言障碍。
可能你或周围的人,正在被帕金森病所困扰。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疾病的具体症状却不一定了解。提起帕金森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抖,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不容忽视的非运动症状:语言障碍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症,震颤、麻痹等是它的主要症状。具体来说,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在静止不动的时候,肢体会不由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无法保持平衡,晚期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患者本身和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除了上面这些明显可见的运动症状,帕金森病还会带来一系列非运动并发症状,例如嗅觉减退、流涎、肠胃功能紊乱、便秘,失眠、语言障碍等等。
语言障碍是帕金森患者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患者常常会因为说话含糊不清,声音低沉,而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讲话,影响社交,甚至性格改变,从而越不讲话,又会导致语言功能更加退化。
所以,帕金森病患者必须经常进行语言的功能训练。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我们都能辅助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做哪些锻炼。
发声导引法的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患者口腔肌肉和舌部存在着肌肉的强直和僵硬,彼此之间协调性差,进而导致构音不清。
当发现有语言障碍后,帕金森患者先尽量少讲话,或者干脆禁语两天,然后再开口做发声导引。
发声导引要循序渐进,先进行单音练习,再进行歌唱或者诵读练习。
1,单音练习
帕金森患者首先禁语一两天,然后从比较简单的单音开始练习,如“啊”“喂”“嘘”等,熟练之后再把这些单音重复叠加练习,如“啊------啊------啊”等。
保持舌的灵活是讲话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坚持练习以下动作:舌头重复地伸出和缩回;舌头在两嘴间尽快地左右移动;围绕口唇环行尽快地运动舌尖;尽快准确地说出 “拉—拉—拉” 、“卡—卡—卡”、 “卡—拉—卡”,重复数次。唇和上、下颌的锻炼,缓慢地反复做张嘴、闭嘴动作。
具体做法:
1.患者取舒服的站姿,先将呼吸调整均匀;
2.吸一口气,发出“嘘------”的声音,尽量拉长;
3.待一口气发完,稍微放松休息;
4.吸一口气,再发出“啊------”的声音,嘴巴尽量张大;
5.待一口气发完,稍微放松休息;
6.吸一口气,发出“得------”的声音,注意弹舌;
7.待一口气发完,稍微放松休息;
8.重复做5~10次;
2,歌唱练习
每天大声唱一首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来练习,记住一定要大声哦,而且歌词中的每一个字要吐字清晰,绝对不能是“哼歌”。
有的患者告诉我,患病之后,说话变得不利索,可唱歌却不受影响。通过唱歌可以训练患者的发声、利于改善肌肉之间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可以锻炼肺活量,有利于改善说话底气不足的感觉,还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歌曲的乐感和节奏还利于患者把握韵律,在进行步态训练时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步行的节奏,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所特有的“慌张步态”。
再者,唱歌作为音乐治疗的一个方面,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改善焦虑症状。
歌唱练习尤其适合喜爱歌唱的帕金森患者,练习的地点可以选在家里,也可以选在公园等空气清新、环境好、比较空旷的地方。
歌唱练习可以选择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歌曲,唱的时候注意放松和调匀呼吸。另外,还要注意口型,尽量将嘴巴张大,也可以唱得夸张一些。同时还可以锻炼表情,使面部肌肉得到锻炼,改善面具脸,一举多得。
3,诵读练习
建议进行诵读练习,可以选择报纸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患者可以自己先看一遍,等熟悉文章内容之后再朗读。
读的时候光线要好,要速度慢一些,一字一句地读。有条件的还可以录音,适当回放可以鼓励患者,朗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配合呼吸和节奏,不宜憋气。
每天读报15分钟,养成习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作业式”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通过这些训练,患者的发声音量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并且还可以延长发音时长、增加发声基频变化。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