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和声音。它还包括将您的想法表述成信息的能力、理解他人传递信息和语言的能力以及将您的想法转变成语言的能力。交流困难会引发沮丧、抑郁和退缩问题。
调查发现,大约75%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经历语言和声音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从轻到重逐渐发生的。那么,帕金森患者能做些什么来改善语音和交流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特邀专家郑琳主任为帕金森病患者科普改善语音障碍和交流的知识。
一,保护好嗓音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郑琳主任表示;照顾好您的嗓音很重要。这里有一些简单的建议来帮助帕金森患者们养成良好的嗓音卫生;
1,每天喝大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不含咖啡因和酒精)。
2,说话时不要大声喊叫,以免使嗓子紧张。
3,累了就让嗓子休息。和身体的其他肌肉一样,控制说话的肌肉有时也需要休息。
4,减少清嗓子或咳嗽。用硬咽或轻声说话代替。
5,如果您有频繁的胃灼热或胃食管反流障碍,请咨询医生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症状。
6,如果家里空气干燥,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
二,保持良好的说话姿势
郑琳主任指出;说话姿势对声音和语言很重要。保持直立的姿势和挺直的脖子(和微微抬起的下巴)有助于帕友通过声带将空气从肺部排出,声带振动产生声波,发出声音。
这个过程需要下巴、嘴唇、鼻腔、牙齿和舌头共同工作以产生语音。良好的姿势对于这些结构产生气流十分重要。
然而,帕金森病相关的运动障碍改变会使保持理想的说话姿势变得困难。体育锻炼,伸展和瑜伽等可以帮助您拥有更好的说话姿势。平时说话特别是大声说话的时候,刻意地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面肌功能锻炼
郑琳主任提醒;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需要进行面肌和口腔锻炼,来减少面部肌肉僵硬的影响,增加面部表情。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发现锻炼很有帮助。
专家介绍
郑琳是主任医师、副教授,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郑琳主任拥有四十余年的临床医疗工作经验,这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她对康复事业的执着与奉献。她参与编辑国家康复医学规划教材,为康复医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郑琳主任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擅长治疗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为众多患者带来了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尤其在小儿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抽动症和痉挛性疾病(功能障碍)等方面,郑琳主任更是有着丰富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和独到见解。她用精 湛的医术和满满的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昆明康瑞医院有幸邀请到郑琳主任作为特邀专家,这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在这里,郑琳主任将继续发挥她的专业优势,以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生活的信心。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