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年前人们开始认识到帕金森病,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病因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
除了少数年轻的病人可能有明确的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帕金森病人的病因还不明确,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帕金森的发病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帕金森病的3个常见误区。
一,颤抖=帕金森病?
这个说法当然不对。引起颤抖的病因有很多,双手同时出现的颤抖要注意排查甲亢,单纯头部颤抖常常是特发性震颤的表现,一些药物在长期服用后也会引起肢体的颤抖。此外仅仅在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轻微颤抖很可能是生理性的,并不是疾病所致。
反过来说,是不是帕金森病一定会有颤抖呢?也不是,临床观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帕金森病人不会出现颤抖。
所以发现肢体或者头部颤抖时应该尽快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用惊慌害怕。
二,帕金森病=痴呆?
错,帕金森病和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是两种不同疾病。
由于帕金森病人面部表情减少,加上行动缓慢,外人看起来会有呆呆傻傻的感觉,但是大部分帕金森病人患病前几年并不会出现痴呆的表现。虽然行动迟缓,思维却是正常的。
中晚期的病人可能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改变,这时除了要服用抗帕金森药物之外,也要加用抗痴呆药物。
三,帕金森病=老人病?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帕金森是老人病,只有老了才可能患病,年轻人不会出现。
实际上帕金森病人的年龄跨度很大,50岁以前发病的并不少见,也有30岁就发病的青年帕金森。
幸运的是,年轻帕金森病人虽然发病较早,但是疾病的进展也是相对更慢的,服药后的效果更明显。因此,出现了帕金森表现的年轻人应该尽快到专科医生处就诊,早期干预。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