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患者在进行康复运动时却存在一些误区。今天,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郑琳医生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帕金森患者康复运动的误区。
误区一:运动量越大越好。
很多帕金森患者认为,加大运动量可以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然而,郑琳医生指出,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患者疲劳、肌肉损伤,甚至加重病情。帕金森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例如,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避免过度劳累。
误区二:只注重单一运动。
有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只进行一种运动,如走路或甩手。郑琳医生强调,单一的运动方式难以全 面锻炼患者的身体功能。帕金森患者的康复运动应多样化,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例如,可以通过站立平衡练习、踮脚尖、弯腰拉伸等多种运动方式,综合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误区三:忽视运动安 全。
在进行康复运动时,安 全是至关重要的。但一些帕金森患者往往忽视了运动安 全,如不做热身运动、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动等。郑琳医生提醒患者,在进行康复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降低受伤风险。同时,选择安 全的运动场地,避免在湿滑、不平坦的地面上运动。
误区四:不坚持运动。
康复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有些患者在运动一段时间后,看到效果不明显就放弃了。郑琳医生表示;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患者应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坚持进行康复运动。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运动,互相监督和鼓励,提高运动的积极性。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拥有专业的康复团队,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运动,避免陷入误区。同时,我们也会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你是帕金森患者或家属,对康复运动存在疑问,欢迎来到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咨询郑琳医生及其他专业康复人员。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帕金森患者走出康复运动误区,提高生活质量,重拾健康与自信。
专家风采
郑琳是主任医师、副教授,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郑琳主任拥有四十余年的临床医疗工作经验,这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她对康复事业的执着与奉献。她参与编辑国家康复医学规划教材,为康复医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郑琳主任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擅长治疗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为众多患者带来了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尤其在小儿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抽动症和痉挛性疾病(功能障碍)等方面,郑琳主任更是有着丰富的临床康复治疗经验和独到见解。她用精 湛的医术和满满的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昆明康瑞医院有幸邀请到郑琳主任作为特邀专家,这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在这里,郑琳主任将继续发挥她的专业优势,以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生活的信心。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