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些人在运动时出现不自主的震颤情况,对此,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何栋源医生表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因素。
首先,帕金森病是引发运动性震颤的常见原因之一。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的何栋源医生介绍说,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了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在进行某些动作时,如写字、拿筷子等精细动作时,也会出现震颤。这种震颤通常从一侧肢体开始,逐渐发展到双侧,是由于脑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了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正常调节。
特发性震颤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何栋源医生表示;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患者在维持某一姿势或进行动作时,如举杯喝水、伸手取物时,肢体出现明显震颤。这种震颤往往在情绪紧张、疲劳时加重,而在休息、放松时减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某些神经环路异常有关。
小脑病变同样会引起运动性震颤。昆明康瑞医院的何栋源医生解释说;小脑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小脑发生病变,如小脑梗死、出血、肿瘤或者小脑萎缩等情况时,患者在运动时会出现意向性震颤。即当患者试图接近目标物体进行动作时,震颤会加剧,比如用手指指鼻尖时,越接近鼻尖,震颤越明显,这是因为小脑对运动的协调和修正功能受损。
此外,何栋源医生指出,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运动性震颤。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双手细颤,尤其在伸平双手时较为明显。同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因铜代谢障碍,铜在体内各器官尤其是脑部沉积,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运动性震颤。
何栋源医生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运动性震颤的情况,不要忽视,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来确定病因,以便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