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然而,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照料中,家属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现象:患者的症状似乎白天相对较轻,一到晚上就明显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的何栋源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大家揭示背后的原因。
神经递质波动的影响
何栋源医生介绍,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而多巴胺作为一种关键的神经递质,对调节运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白天,人体的生理活动相对活跃,大脑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多巴胺的相对稳定水平。尽管多巴胺分泌已经减少,但在白天的活动刺激下,神经系统仍能勉强维持相对较好的运动控制。然而,到了夜晚,人体进入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缓,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也相应减少,且夜间身体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有效弥补多巴胺的不足。这就使得帕金森病的症状,如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在夜间愈发明显,患者常常在夜间翻身困难、肢体震颤加剧,严重干扰睡眠。
生物钟与激素水平变化
人体的生物钟对生理功能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帕金森病症状的昼夜差异也与之相关。何栋源医生指出,生物钟不仅影响睡眠 - 觉醒周期,还调控着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节律。例如,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在白天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具有兴奋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的作用。在皮质醇的影响下,患者在白天可能感觉症状较轻,身体相对较为舒适。而到了晚上,皮质醇分泌减少,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减弱,帕金森病的症状便凸显出来。此外,褪黑素作为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其分泌也受到生物钟的调控。夜间褪黑素分泌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得帕金森病症状在夜间加重,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第二天的疲劳感和症状表现。
睡眠结构紊乱的作用
睡眠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症状夜间加重的重要因素。何栋源医生解释,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在快速眼动睡眠期,患者会出现与梦境相关的不自主运动,如拳打脚踢、喊叫等,这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对同床者造成意外伤害。此外,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问题也较为常见。这些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夜间频繁觉醒,睡眠片段化,身体无法得到充分休息。而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疲劳感和身体不适,使得原本就存在的症状在夜间愈发难以忍受,形成症状加重 - 睡眠障碍 - 症状进一步加重的不良循环。
治帕金森,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团队,配备了先进的诊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 精 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注重多学科协作,结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波动,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医院还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患者获得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