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实则不然!伴随着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长期精神压力的影响,帕金森病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青年型帕金森病”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从传统意义上讲,是一种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的常见的进展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和步态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多种非运动性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和年龄有关,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2%,40岁之前发病的帕金森病相对少见,约占住院帕金森病患者的3%-10%,这部分患者也称为青年型帕金森病。
青年型帕金森病很容易被医生忽视,很多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前都经历过漫长的就医过程,其实际患病率可能存在偏移,一般比报道的高。
病因及病理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是青年型帕金森病发病的比较肯定的危险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可能更重要,目前已证实有多种基因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
日本大约40%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其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农村生活环境和 (或 )饮用井水的质量与青年型帕金森病密切相关;吸烟和饮酒与帕金森病的发病之间存在负相关,被认为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锻炼是青年型帕金森病的保护性因素;病理性研究显示青年型帕金森病和晚发性帕金森病没有精细区别,均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伴Lewy小体形成,但青年型帕金森病病程15年后黑质细胞才会出现明显丢失,而晚发型帕金森病病程3年后即出现。
青年型帕金森病呈现出独特的运动与非运动特征,可以将该亚型与典型的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晚发型帕金森病区分开来。因为它发生在患者的黄金时期,往往会对他们的家庭、社会和职业生活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成为青年型帕金森病诊疗的主要目的。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