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危害

警惕!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又一沉默杀手

帕金森治疗,可享医保报销

在线咨询,点击免费通话

患者张姐,68岁,8年前开始不明原因的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话少,有时发呆,睡眠早醒,白天总觉得乏力,腿发沉,容易感觉疲劳。

治疗记录:

八年前,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最后心理科诊断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情绪有所好转,但总不能好到病前的状态,治疗持续半年自行停药。

七年前,老张开始出现左侧肢体僵硬,走路拖拽,伴随动作迟缓,表情减少。逐渐发展至右侧,身体前倾,不摆臂,起步困难,走路向前冲,到神经科来就诊,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这几年来,她的心情更加的沉重,原本好转的情绪又低落下来,因为怕别人看见,又怕别人知道,整天闷闷不乐不愿出门。

近一年来,病情更加加重,夜间翻身困难,进食慢,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服用帕金森药物,基本都维持不到2小时功效。

她常常哭诉这样活着没劲,不如死了。一次,在家人没注意的情况下,吃了9片息宁,企图自杀。由于爱人发现及时,后得以解救。当她再次到医院做心理评估,诊断严重的帕金森抑郁,调整帕金森药物,并给予抗抑郁药物后,情绪明显好转,活动增多,帕金森症状也有所减轻,药物维持时间增加,睡眠也有所好转了。

image

由于对帕金森病病情不了解,不少人认为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慢性进展着。而不能治愈的帕金森病带来的情绪低下是正常现象,真的如此吗?其实,抑郁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出现,现已成为帕金森病人的又一沉默杀手。

到底帕金森病和抑郁相关吗?

帕金森病典型的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及步态姿势异常,是病人就诊治疗的主要原因。然而,帕金森病除了运动症状,抑郁、便秘、嗅觉减退及睡眠行为异常都是主要的非运动症状。

其中帕金森病抑郁非常常见,其发生率高达50%,甚至更高。帕金森病抑郁可发生在帕金森病程的任何阶段,有2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是前期症状,甚至先于运动症状或运动症状出现的一年之内。所以,抑郁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人为什么会抑郁?

抑郁的发生机制之一,和我们脑内传导的神经递质有关。主要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以及多巴胺不足相关。帕金森病的患者主要是多巴胺逐渐耗竭,同时也存在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水平的降低,从而产生抑郁,和疾病本身有关。

另外,心理因素也是抑郁的重要机制。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老年疾病,运动障碍常常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如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的丧失,形象的损害,需要他人照顾,看病中的经济压力等,患者感到压抑。

抑郁会有哪些表现呢?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可伴有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者激越;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四肢沉重,肌肉疼痛等。甚至有些患者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者有自杀自伤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部分症状同抑郁症的症状有些相似,不易察觉,都表现为面无表情,不怎么说话,运动减少,思维迟滞等。直到出现帕金森病典型运动症状,肢体震颤、僵直等,才被诊断帕金森病。

image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危害

帕金森病一旦合并抑郁,对帕金森病本身来说,运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药物疗效会减退,开期缩短,关期延长,患者和医生会以为病情加重,加大药物剂量,增加了药物副作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患者而言,心境恶劣,影响睡眠,精力体力不足,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悲观绝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也加重了照料者的负担。

何种症状要高度警惕帕金森病呢?

对于中老年人,无明显的负性生活事件诱因,无明显的躯体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兴趣减退、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睡眠障碍等抑郁的临床表现时要及时就诊,高度警惕以抑郁起病的帕金森病发生的可能,尤其是抑郁伴有嗅觉减退和便秘的患者。身边的人要持续关注他的运动是否迟缓,必要时就诊帕金森专科医生。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该怎样治疗呢?

首先要到医院心理科评估抑郁的程度,早期轻度的服用有抗抑郁效果的帕金森病药即可,即可以改善运动症状,也可以改善抑郁。

但是,如果抑郁较重,可以联合抗抑郁药物,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还有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增加帕金森病的知识,调整心态,纠正对疾病的认识,乐观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由于抑郁和帕金森病密切相关,可先于运动症状出现,也可在帕金森病发展中出现,应该早期筛查,全程追踪,积极治疗。

上一篇:帕金森患者的视力困扰,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怎么办?神经科专家来支招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

医师团队
    陈鸿耀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简介:陈鸿耀,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秽语抽动综合症等肌张力等

    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成员

    简介: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擅长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后遗症、帕金森、脑瘫等

    宋军中医脑病科首席专家

    中医脑病科科主任

    简介:宋军,中共党员,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失眠、抑郁、焦虑、头晕、脑缺血、脑梗塞、帕金森、扭曲痉挛等

    宋慰春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市中医医院心理科主任

    简介: 宋慰春,运用心理咨询及现代心理治疗、心理测验的方法开展心理成长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分析治疗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简介: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神经症、心理障碍、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郑琳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简介: 郑琳,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

    马玉辉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教授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导师

    简介: 马玉辉,专职从事三甲医院心理科门诊工作经验30余年,擅长咨询治疗更年期障碍、情绪障碍、进食障碍、人

    李向新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李向新,从事神经外科学专业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王伟民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王伟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垂体腺瘤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脊髓病变、颅脑损

自助挂号:离健康更近一步
1、您今年多大年龄?
40岁以下     4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您出现以下哪些问题?
静止性震颤 反应迟缓
记忆力下降 不宁腿
手抖           睡眠障碍
大小便失禁 偏瘫
3、您出现以上情况已经多久了?
1年以内      2-3年
3-4年         5年以上
4、之前有没有去医院做过检查?
有               没有
5、您有没有接受过相关治疗?
西药           中药
保健品        仪器理疗
6、性别:
男              
7、您的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根据您病情免费解答,为 您制定诊疗方案)
姓名: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