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危害

远离致命跌倒,专家讲解帕金森步态障碍

帕金森治疗,可享医保报销

在线咨询,点击免费通话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多发生在中晚期患者,对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步态障碍有哪些表现?帕友如何应对?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帕金森的步态障碍。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表现

早期步态障碍

起病3至5年以内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一般仅有轻度步态障碍,表现为:行走时步距缩短,步速减慢,症状较重的一侧下肢拖曳,感觉跟不上另一侧下肢,同侧上肢摆臂幅度变小或几乎无摆臂动作。

image

中晚期步态障碍

处于该阶段的患者,原有的步态障碍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常表现为“小碎步”,即足部拖地而行,步距小、步频加快。

有些患者行走时步伐细小、频率越来越快,呈小碎步前冲步态,状似慌张,这种步态又被称作“慌张步态”,是最具特征的帕金森病步态障碍。

还有一种特殊的步态障碍叫“冻结步态”,表现为突然一过性步态停滞,在开步、转弯时特别明显,患者想迈步前行,腿却不听使唤,感到“欲动不能”,双足如同被胶水粘在地面,常伴下肢原地抖动。

image

冻结步态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影响,心情紧张会加重,他在人多嘈杂拥挤环境或通过狭窄过道也会加重,而有些视觉线索(如地面条纹)或听觉线索(如有节奏的音乐或声音)可改善冻结步态。

中晚期严重的步态障碍常伴姿势平衡障碍,从坐位起立需要扶持,行走时易失去平衡跌倒,稍微推拉一下就有可能跌倒。

跌倒对帕金森病患者危害很大,常导致骨折,很多患者因此卧床不起,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多数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在改善其他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步态障碍,例如复发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抗帕金森病药物,优化药物。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对多巴胺替代治疗药物反应不一,有些患者症状改善,有些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冻结步态,因此对有冻结步态的患者需要针对药物反应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image

脑深部电刺激

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其治疗原理是在脑中特定核团植入刺激电极,通过导线连接于埋藏在皮下的微型刺激器,施加特定电刺激脉冲调节神经核团放电活动,从而纠正帕金森病患者脑运动环路失调,改善运动症状。

脑起搏器对多数帕金森病步态障碍也有改善作用,但对冻结步态改善效果不一。一般而言,如果步态障碍对帕金森病药物反应良好,植入脑起搏器后也会改善。

image

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对帕金森病步态障碍以及平衡功能障碍有益,锻炼方法有多种,如抬头挺胸甩臂大步行走,慢跑,跳广场舞、健身操,打太极拳、八段锦等。

对冻结步态,特别是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冻结步态,康复训练就更为重要。

训练方法包括一边抬腿踏步,一边心里喊“1,2,1”;在地面铺设带条纹地板革或画上类似“斑马线”线条(线条间距大致为一步宽度),练习踏着线条行走;练习通过狭窄过道;扶着扶手上下楼梯或反复交替上下踏板;转弯时不要原地转身而是转大弯;在家人配合下后拉或侧推肩部,联系保持身体平衡。

image

使用助行器具

对有平衡障碍的严重步态障碍患者,行走时非常容易跌跤,常导致骨折,危害很大。

因此,这些患者行走时要使用适当的助行器具,以防止跌跤,如拐杖,助行支架,助行轮椅等。

冻结步态患者使用末端带激光发射功能的特制拐杖,可提供视觉线索,有助于改善冻结步态;使用可穿戴助行器具,如带激光发射和节拍发声功能康复仪器也可用于改善冻结步态。

上一篇:帕金森病会带来哪些危害?

下一篇:帕金森患者的视力困扰,你了解多少?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

医师团队
    陈鸿耀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简介:陈鸿耀,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秽语抽动综合症等肌张力等

    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成员

    简介: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擅长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后遗症、帕金森、脑瘫等

    宋军中医脑病科首席专家

    中医脑病科科主任

    简介:宋军,中共党员,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失眠、抑郁、焦虑、头晕、脑缺血、脑梗塞、帕金森、扭曲痉挛等

    宋慰春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市中医医院心理科主任

    简介: 宋慰春,运用心理咨询及现代心理治疗、心理测验的方法开展心理成长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分析治疗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简介: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神经症、心理障碍、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郑琳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简介: 郑琳,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

    马玉辉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教授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导师

    简介: 马玉辉,专职从事三甲医院心理科门诊工作经验30余年,擅长咨询治疗更年期障碍、情绪障碍、进食障碍、人

    李向新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李向新,从事神经外科学专业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王伟民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王伟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垂体腺瘤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脊髓病变、颅脑损

自助挂号:离健康更近一步
1、您今年多大年龄?
40岁以下     4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您出现以下哪些问题?
静止性震颤 反应迟缓
记忆力下降 不宁腿
手抖           睡眠障碍
大小便失禁 偏瘫
3、您出现以上情况已经多久了?
1年以内      2-3年
3-4年         5年以上
4、之前有没有去医院做过检查?
有               没有
5、您有没有接受过相关治疗?
西药           中药
保健品        仪器理疗
6、性别:
男              
7、您的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根据您病情免费解答,为 您制定诊疗方案)
姓名: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