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李老师曾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讲课生动,板书工整。但近两年,他的右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写字歪歪扭扭,走路时步伐变小、身体前倾,甚至有时会突然"冻住"无法移动。起初他以为只是年纪大了,直到确诊帕金森病,他才意识到,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像李老师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帕金森病究竟如何侵蚀健康?昆明康瑞医院的陈鸿耀医生将为您揭开真相。
帕金森病:大脑中的"信号断联"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运动调节功能紊乱。陈鸿耀医生解释,多巴胺就像大脑指挥运动的"信使",它的减少会让身体失去精准控制,从而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可能面临平衡障碍、吞咽困难,甚至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谁在摧毁多巴胺神经元?五大诱因不可不知
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陈鸿耀医生指出,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约10%患者有家族史)、环境毒素(如农药、重金属接触)、慢性炎症(长期神经炎症加速退化)、脑部创伤(反复头部撞击)以及年龄增长(60岁以上人群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健康,成为潜在诱因之一。
早期信号:这些异常别当成"老糊涂"!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许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陈鸿耀医生提醒,若出现手指搓丸样震颤、写字越写越小、嗅觉减退、睡眠中大喊大叫或表情僵硬(面具脸),应尽早就诊。部分患者前期仅表现为肩颈酸痛、便秘等非运动症状,极易被误诊。通过运动功能评估、脑影像学及基因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对抗帕金森:科学治疗让生活重获掌控
尽管帕金森病尚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替代多巴胺(如左旋多巴)、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陈鸿耀医生强调,个性化用药方案和全程管理是关键,过度依赖左旋多巴可能引发剂末现象,而早期结合太极拳、步态训练等非药物疗法,能延缓病情进展。
昆明康瑞医院:多学科协作,精准对抗帕金森
面对帕金森病的复杂挑战,昆明康瑞医院组建了由神经内科、功能外科、康复科专家构成的诊疗团队。陈鸿耀医生领衔的帕金森病中心,依托精准用药监测、DBS手术评估及AI步态分析系统,为患者制定从药物治疗到手术干预的全周期方案。医院更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走出疾病阴霾。如果你或家人正被颤抖、僵硬困扰,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早一步干预,多一份希望!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