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众多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是饮食习惯所致,还是遗传因素在作祟?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何栋源医生为我们带来专业解读。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的何栋源医生表示;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席之地。研究表明,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在家族中遗传。例如,某些基因突变会影响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和存活,使得神经元逐渐退化死亡,从而引发帕金森病的一系列症状,如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然而,遗传因素并非唯一的致病原因,即使携带相关基因突变,也不一定会必然发病,环境等其他因素也会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昆明康瑞医院的何栋源医生介绍说;长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像一些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以及工业污染中的重金属,如锰、汞、铅等,若人体长期接触或摄入,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而诱发帕金森病。此外,头部外伤也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关,严重的头部创伤可能导致脑部神经结构和功能受损,为帕金森病的发病埋下隐患。
饮食因素也逐渐受到关注。何栋源医生指出;一些研究发现,饮食习惯可能对帕金森病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长期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能会影响血管健康,进而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而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坚果等,可能有助于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但饮食因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较为复杂,并非单一食物或成分就能决定发病与否。
何栋源医生强调,帕金森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了解这些致病因素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减少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有益大脑健康的食物。通过综合的预防策略,有望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热点问题:本月帕金森患者关注的问题.